匯豐控股上半年凈利增35% 歐洲業務縮水嚴重
匯豐控股8月1日下午發布2011半年度業績,上半年實現凈利潤89億美元,較去年上半年增長35%,但稅前盈利同比僅升3%。匯控未扣除貸款減值及撥備之營業收入為356.94億美元,較去年上半年增加1.43億美元,微漲0.4%,其中,凈息差收入為202.35億美元,占營業收入的56.6%。
匯豐控股8月1日下午發布2011半年度業績,上半年實現凈利潤89億美元,較去年上半年增長35%,但稅前盈利同比僅升3%。報告同時披露2011年初起,匯控已開始在拉丁美洲、美國、英國、法國和中東裁員約5000人,至2013年底將裁員3萬人。
匯控今年上半年除稅前利潤為114.74億美元
匯豐控股1日下午宣布上半年純利潤約89億美元,增幅35%,高于市場此前增幅15%-30%的預期,每股盈利0.51美元,半年度派息0.09美元。
報表顯示,匯控今年上半年除稅前利潤為114.7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7億美元,微漲3.3%,好于市場此前可能同比下挫的預期。普通股東應占利潤為89.2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億美元。
匯控未扣除貸款減值及撥備之營業收入為356.94億美元,較去年上半年增加1.43億美元,微漲0.4%,其中,凈息差收入為202.35億美元,占營業收入的56.6%。
隨著美國業務的縮減,匯控的撥備也顯著下降了30%,目前貸款減值準備為53 億美元,而2010年上半年為75億美元,2010年下半年則為65億美元。匯控表示,美國業務消費融資組合縮減,卡類業務的結欠下降,拖欠率也有所改善。
匯控今年上半年的資本狀況有所加強,并且已經通過了歐洲銀行管理局的銀行業壓力測試,匯控表示這是“相當可喜的現象”。集團的核心一級資本比率已由2010年底的10.5%,進一步上升至2011年6月30日的10.8%。
歐洲業務縮水嚴重 利潤重點轉向亞太及拉美地區
今年上半年匯控歐洲業務縮水嚴重。截至6月30日,匯控歐洲業務除稅前利潤為21.4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3.74億美元,降幅達39%。在集團利潤中的占比也從31.7%銳減至18.7%。同時,亞太區(除香港)利潤增長25.3%,至37.42億美元,成為匯控集團期內利潤第一大來源。拉美地區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增幅30.3%,達11.5億美元。
利潤來源重心從高稅率的歐洲地區轉向低稅率的香港及亞太其他地區,也是匯控稅負支出大大減少。報表顯示,去年同期匯豐稅項支出達38.56億美元,而今年上半年僅為17.12億美元,節約開支21億美元。這也是匯控得以在除稅前利潤基本持平的情況下實現凈利潤兩位數增長的主要原因。
匯控在歐洲市場的利潤損失主要來自于歐債危機導致長期債務及相關衍生工具公允值變化。該項去年同期為匯控歐洲業務貢獻7.15億營收,而今年則造成3.71億虧損。
2013年將裁員30000人 預期中國經濟會軟著陸
盡管匯控一直在強調控制成本,但成本效益比率從去年上半年的50.9%進一步升至57.5%,不過與去年下半年相比則略有下降。匯控表示,成本繼續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職員工資支出上升,以及對業務的策略性投資等。
匯控在半年報中也披露了部分開支節省計劃的細節。匯控在集團主席報告披露2011 年初起,匯控已開始在拉丁美洲、美國、英國、法國和中東進行運營架構重組,裁員約5000人。同時,匯控期望降低總部和全球后期部門的支出,及為工商業務和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推行更具效率的營業模式。
總裁歐智華在今天下午的業績會上明確表示,裁員行動將持續持續,到2013年底將繼續裁員2.5萬人,而這些人員都不包括在剛剛出售的部門中,全都屬于目前正在運營中的部門。但他表示,裁員的同時在增長快速的亞太區等地也在繼續增聘人手,如今年以來新聘人員已達2300人,因此未來實際裁員數少于30000人。
匯控還在調整全球業務結構,已結束了俄羅斯和波蘭的零售銀行業務,并出售三項保險業務。其中最主要的一項調整,是匯控今日上午宣布出售美國的195家非策略性分行,以實現其在美國信用卡市場的策略調整,這些分行主要位于紐約上州,該行稱這些調整將有助于成本效益。
匯控對新興市場的前景保持樂觀,并預期中國經濟會軟著陸,而香港亦具備有利條件緩減經濟過熱的壓力。至于發達國家方面,歐美受到債務水平高企以及政府削減預算影響,經濟增長可能繼續停滯不前。在英國仍將關注當局現在考慮的監管行動,而監管問題的不明朗將會限制實體經濟的信貸供應,拖累經濟增長。
匯控H股股價8月1日高開1.3%,尾盤略有下挫,收76.95港元,上漲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