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當前供應鏈金融的業務運營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幾點建議
2020-01-14 13:29130723
本文是根據以往的研究,以個人的角度對于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情況以及風險進行了討論與分析。結合供應鏈中金融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當前技術的發展情況,提出的合理的建議。
摘要:本文是根據以往的研究,以個人的角度對于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情況以及風險進行了討論與分析。結合供應鏈中金融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當前技術的發展情況,提出的合理的建議。
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是指基于使用的自償性貿易融資的信貸模式的供應鏈交易中的基礎,并引進核心企業,物流企業的監管,提供封閉的授信支持,并采取其他措施的不同供應鏈的節點,財務管理等綜合金融服務。傳統供應鏈金融的業務模式為:應收賬款融資融資(保理業務)、保兌倉融資(未來貨權融資)、融通倉融資(動產質押模式)。
“N+1+m”模式:商業銀行通過信任供應鏈核心企業,為其上游N家供應商或下游m家客戶提供融資服務。該融資服務僅基于上游和下游協作中單一交易的資產之一。在這個模型中,供應鏈金融銀行的基礎是信用轉移的核心業務,是一種完全的中心化的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供應鏈金融是以供應鏈運作為基礎的綜合性金融業務,在供應鏈網絡中,重點企業逐漸成為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主導,涉及到“網絡”向“鏈”發展、第三方物流和監管主體等相關問題。這種模式中,焦點企業不一定是核心企業,供應鏈金融逐漸形成去中心化的模式。供應鏈金融商業生態圈逐漸形成,焦點企業能夠通過互聯網把生態圈中的各個主體整合起來,區塊鏈、云計算、以及大數據為它提供技術支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企業供應鏈的重點,以建立一個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在整個鏈,跨行業,跨區域,收集和整理信息和各方的數據,資源的潛在企業的全面部署提供融資服務。這時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已經完全呈現出去中心化的運作模式。目前,我國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商業模式大多還處于1.0或2.0階段,能發展到3.0階段的還不多。(1)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所規避的問題。不論是貿易背景真實性風險、信用風險、物流監管風險等風險,都是基于供應鏈金融參與者之間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風險,而這些風險是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所規避的。(2)不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所規避的問題。如業務操作風險,道德風險這些主觀造成的風險是無法通過技術手段進行規避的。該供應鏈運營體系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相對獨立的運營體系,該體系將電子合同、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手段進行有機的嵌入、融合,因此,將業務流程、信息流、物流和資本流動四種流程結合起來。以技術手段確保供應鏈金融參與各方信息的對稱性,提高貿易數據的公允性,增強全流程的風險可控性,從而促使供應鏈金融業務安全高效的達成。該供應鏈運營體系不改變企業原始貿易結構,是通過提取產業核心數據,形成場景化、可視化、標準化的第三方數據服務,形成一種供應鏈金融參與各方信息對稱的長效機制,為金融機構提供風控管理工具。首先是物聯網技術的運用,在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無論是哪種模式,對于物權的有效控制是成功開展業務的關鍵所在,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過程中也有因為物流、倉儲等原因造成業務開展失敗的案例。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恰恰可以完美的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信息傳感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傳感器、激光掃描儀等各種設備和技術,采集任何需要實時監控、連接或交互的對象或過程,采集需要監控、連接或交互的信息,如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并通過各種可能的網絡——物體與物體之間、物體與人之間無處不在的聯系——來獲取,實現對物體和過程的智能感知、識別和管理,實現產品從原材料到消費者的全鏈條的管理,更全面更系統的為供應鏈上的有相關數據需求參與者提供服務。其次就是電子合同以及區塊鏈技術的運用,解決了物的管理問題,再來就是解決信息的問題,在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業務中,信息的不對稱性嚴重阻礙了業務的開展,資金供給方即使想參與到供應鏈中來,也因為游離于產業體系外,無法驗證交易真實性,從而對于業務開展望而卻步,區塊鏈的技術特性恰好為我們解決信息的不對稱性提供了思路,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去風險化是區塊鏈技術的三大特性,區塊鏈采用分布式結構,不依賴任何中央設備或機構上,分布式計費信息很快認識紀錄塊,分布式存儲允許每個代理獲取所有事務信息并防止數據丟失或篡改。"區塊鏈"技術使用數學原理和算法使系統運行打開和透明,系統中的用戶可以看到"區塊鏈"公共賬簿的所有事務記錄,只要看看書和公眾的信任,在公共算法可以建立信任。區塊鏈確實是有以上諸多好處,可是要實現將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的有機融合則必需實現信息的數據化,那么如何實現信息的數據化,讓數據化的信息具有良好的公信力呢,電子合同恰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電子合同將貿易參與方共同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貿易憑證(貿易合同、關單、交割單、發票、賬戶流水)與數據,固化存證,保護電子文件和電子證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從而實現交易信息的數據化和公允化,以此來實現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的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