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中國銀行北侖分行交易銀行部
陳志挺
來源 | 貿易金融(trade_finance)
關于新冠肺炎疫情對信用證業務的影響,一直想提筆,但由于自己本是局中人,企業是,銀行何嘗不是?其中苦楚,難言矣….兩個月之前,受益人與申請人協商談妥了合同,約定三個月之期。一個月之前疫情爆發,貨物生產剛過半,工人卻阻隔在家。前些日子疫情好轉,工人復工了,生產加班加點,瞅著下個月即能完成交付。然而,近日疫情已彌漫于國外。意大利深陷泥淖、西班牙困頓重重、法國德國緊隨其后,英國美國自欺欺人。受益人眺望著遠去的船只,久久未收回視線,這是一趟未知的旅途。交單行看著受益人提交的單據,抬起頭,面有憂色地問道:“這筆信用證的效期,尚有些時日。你是準備這兩天就寄出,還是等過段時間再寄?”“你應該注意到了,最近一些國家的快遞已經無法寄送了。目前非洲國家雖能寄,但說不好幾日后就中斷?”“從理論上說,沒有區別。信用證項下的單據,只要將相符單據提交到開證行授權的指定行,開證行的付款責任即告生效,無論開證行后續是否最終能收到單據。”交單行頓了頓,接著闡述自己的論點:“我們幸好是這份信用證項下的指定行,你的單據也是相符的,理當可以收到開證行的款項。但是,我以上說的是信用證的理論。”“從實務來看,你還得想想單據沒寄出和寄不到,分別對申請人提貨的實際影響。”交單行提出了自己在以往永遠不愿設想的疑問。受益人奇怪地看著交單行,反問道:“不是說信用證項下的單據和貨物是分離的嗎?只要開證行確認付款,申請人提貨與否,不應該是我的問題吧?你怎么會考慮這個問題?”交單行冷靜地回應著:“疫情雖一時,但對業務的影響非一時。你跟申請人的業務非一錘子買賣?我跟你的業務也非這單吧?”交單行繼續自顧自說道:“正本單據沒寄出,由我發報聯系開證行證實單據狀況,由你聯系申請人提貨事宜。如果各方都協同合作,開證行電文確認付款,并受申請人指示,退回正本提單予以電放。否則,開證行及申請人那邊可能就會干雞蛋里挑骨頭的腌臜事。”“往來聯系的通訊成本、以及向船公司退回正本電放的費用都是很低的,操作起來相對簡便。但是,正本單據在途延誤,你唯有等待。如果等來的是無法送達甚或丟失的消息,申請人就會掂量,開證行就會顧慮。信用證理論成立的事,難保在現實困境中有了掣肘。”交單行嘆了口氣,說著:“信用證拒付有多種:挑不符點、不可抗力、欺詐、反洗錢制裁。他們一件件來,也有我們受的了。”受益人聽了,胸中的煩悶層層往上泛,臉色已有些發白。“反駁?面臨切實利益,只會扯皮推諉,最終途徑還是法律訴訟。成敗與否,在于你的理據是否充分,法律是否認同。”交單行接著分析道:“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式,還是合作。正本單據延遲送達甚至丟失,有兩種途徑:一是由申請人通過銀行向船公司出具提貨擔保;二是由你通過銀行向船公司出具提單遺失保函。第一種的風險及費用承擔方都是申請人,第二種的承擔方是你。”“現在不寄,需要協同;現在寄出,面臨風險。牽扯的是利益,三思慎行。我給你方法,決斷的是你們。”交單行把問題拋給了受益人。考慮良久,受益人帶著疑惑問道:“寄或不寄,萬一被對方所騙咋辦?開證行終以各種理由拒付,而貨又由于采取之前的方式被申請人提走了,我還來得及向開證行或申請人追償嗎?”交單行回復道:“首先,只要確認相符交單,開證行必須承擔付款責任,如最終以不合理理由拒付,為惡的是開證行,必會付出代價;其次,倘使開證行有合理拒付理由,信用證之路已斷,合同之路尚在,訴于申請人求償。”“萬一訴諸法院,判合同以不可抗力為由無法履行,終止合同履行呢?”交單行沒有回答,他已經想盡一切可能了,再有不幸,已非他所能處之。大家都在局中,總有承擔風險的一方,都想轉移給另一方,誰會是那個傻子呢?生存或者死亡,獨力抗之,難以為繼;共力抗之,或有生機。據海關總署14日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5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萬億元,下降11.4%;進口3.24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983.3億元,減少80.6%。可見,當前全球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我國外貿面臨的困難加大。對于國際業務來說,當疫情席卷中國時,國際業務不好做;疫情擴散至全球后,國際業務仍然更難做。信用證、保函等國際業務,都有可能面臨延遲處理業務而帶來各種糾紛。這就需要我們,在困難中堅守內心。莫畏浮云遮望眼,守得云開見月明。